Friday, March 16, 2012

如何

前年岁末,去高雄六龟探访农民。刚经历过八八风灾的农民说:“为了方便发展,我们修改山下的河道;为了方便,我们也从高山迁至本是河道的土地上居住。可是老人家还是宁可住在山上,每天上上下下。老人家说:水是有记忆的。你改了水道,有一天,水会再回来的。果然,八八风灾时,水涌回原地,年轻人往山上逃命,老人家则在山上看着河水还乡。”

Namouh, 一位年轻原住民的朋友这样告诉我:“到了部落,不要只是来看看。你要拖下鞋子,赤着脚,走在部落的土地上。那样,你才能感受到土地的灵性。” 

Namouh和山里的老人家视山、水、林、兽为生命。 生存(活)就环绕着这些生命,也决定了他们“如何”吃、住、行、穿、生产、沟通、娱乐、法制、组织社会结构等。这些“如何”的规则经过很久的磨合,并汇合了先人的记忆和智慧,慢慢推演成一套系统,并以大家都认同的符号展现。这一套“如何”就是文化。用社会学家席尔斯的说法,文化不仅是一个沟通符号,也是一套行为守则。

 刚出炉的艺术和文化策略检讨探讨了文化产品的普及和推广。 报告书把文化产品分为“普及”(平民化)和“精致”(精英式)两大类。Namouh 和山上老人的文化不是用“精致”或“普及”来定义的。他们的文化体现一种寻求众生共存的精神,处处透出对生命的尊重。它不寻求“方便”,追寻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共生条件。 

新加坡早已经有了经过几百年推演的文化:从原住民到移民的涌入、殖民到日据、建国至现在的经济社会。报告出来后,网民对文化和艺术的质疑和全盘否决,其实就显现了我们的文化状态。说新加坡经济挂帅已经是老生常谈。消费主义滋长即时回馈的心态(instant gratification) 已经渗透入我们的文化基因。如果说文化可以成为资产带动文明的发展,那我们的文化基因是否会为我们的文明发展增值呢? 

多元性是新加坡文化的一大特性,也迫使我们寻找出共生的途径。多元性的互动会引起波动,人才会寻找‘如何’共生,文化就进而演化。检讨报告多处着墨文化如何加强社会凝聚力,但是新加坡人(不管人民或是执政者)的文化基因是否能坦诚面对多元性带来的困扰? 

这次的报告显现以“市场经济”筹划出的推广策略。文化要变得更深刻睿智,就应该在不同的领域同时进行推演:“如何”政治、“如何”经济、“如何”沟通、“如何”教育… 因为文化不只是艺术工作者和观众的事啊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