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ugust 18, 2008

请放过可敬的运动员

李佳微,冯天微,王月古。三位出色的运动员。两天前,他们赢了奥运奖牌。

陶李也在泳池里争取了佳绩。

当然,大家也知道他们原籍中国。

然后,就看到她们在不同的的访问,场合,说明她们的成绩是属于新加坡的。然后也看到观众和新加坡人受访,如何重申这些运动员是如何的让新加坡人骄傲。当然,总理在国庆献词中,又呼吁新加坡人认同这些运动员为新加坡的骄傲,新加坡的故事。

说真的,我觉得这四位运动员很冤枉。他们的成绩是属于他们的-一个运动员的荣耀。可是,现在却被这些意识形态给消费了。运动员已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声誉的代表。运动,是人类向体力,意志力和心力的极限进行挑战。而他们的成就,是对人类自我挑战的一种激励,一种期许。可是,现在我们看奥运,感觉更象是各国施展国力的舞台。在评述每项比赛时,每个运动员的名字之前,必然会加上国家的名称。运动会(而且每个运动会都是)不可获缺的奖牌榜,列的是,各国的成绩。当然,金牌越多,国家的面子就更大。在这样的语境里,运动员赢的奖牌,你赢的奖牌也只化成一个数字,一个代表着国势的数字(Michael Phelps 也不例外)。

国家当然也花了很多钱在运动员身上。可惜的是,运动员也因为这样,变成了国家另一种变相的”宣传工具“。国家动不动就用狭义的"国家主义”或“民族主义”来激励运动员,也藉机“教育”国民接受新移民和外来人才。最糟糕的是,运动员还必须为自己套上意识形态,为自己的身份辩护。运动员就是运动员,为什么需要为自己的国籍进行辩护呢。看着李佳微的访问,我很替她觉得难过。为什么我们不是在听她颂扬她的体育精神,反而是听她宣示对新加坡的忠心。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她的成功,当成是对人类的极限挑战的一个推动,而必须让它与政治挂钩呢?

或许,应该先取消奖牌榜。把体育还原成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竞争,而不是,国与国的竞争。

还有,希望政府和媒体,不要在这样消费这些让人敬佩的运动员。不要在逼他们为国家背书了,让他们恢复运动员的身份。

3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刘翔也是如此啊~
看一看昨天早报中国版的头版的大红照。
我也不明白他的教练为何要嚎啕大哭?
ok。。也不算嚎啕。。
运动员之间可能还有,可是体育/奥运已不在把重点放在体育精神或对人体极限的挑战。。
而是那实际经济效应。

郭庆亮 said...

以消费作为只要推动力的世界,使到一切人与事物都不再单纯了。

人做的每一件事,都以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衡量。统治者口口声声的重申经济是人类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条件,虽然不是不没有道理,但是,语气是如此的危言耸听,更加让人们陷入了一种迷思。

每个人只是一个价牌。每一件事也只是一种消费。

Anonymous said...

再重看看岛国。
拆除体育馆、海京楼、国家图书馆等为了建新的设施/娱乐场所,希望吸引更多的旅客会来岛国游玩。
这是个怎么样的思想啊?!
看看中国或欧洲。。为什么这么多旅客,那么多人向往。。还不是因为那些历史古迹,文化气息吗?
岛国。。又剩下了什么。。